實時熱點
G7財長會議聚焦全球最低企業稅 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
當地時間6月4日,為期兩天的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七國集團財長首次面對面會談。
6月4日,七國集團財長會議開始在英國倫敦舉行。
據報道,此次會議關注的重點包括:
支持全球經濟復蘇,協調行動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
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稅收挑戰;
為脆弱國家提供支持;
達成“全球最低企業稅”協議;
討論包括氣候和自然以及健康金融等全球挑戰。
此前,有媒體報道,七國集團財長預計在本次會議上達成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而有關稅率可能是15%。
七國集團包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英國是今年七國集團輪值主席國。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將于本月11日至13日在英國康沃爾郡舉行。
6月4日,倫敦,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右)迎接美國財長耶倫
今年4月初,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20國集團財長會議上建議將跨國企業最低稅率設定為21%。此次G7財長會上又主動將這一數字調整為15%。
問
為什么要征收全球最低企業稅?
主要經濟體旨在阻止跨國公司將利潤和稅收收入轉移到低稅率國家,無論其銷售地點如何。來自藥品專利、軟件和知識產權特許權使用費等無形來源的收入越來越多地轉移到這些司法管轄區,使公司能夠避免在其傳統母國繳納更高的稅款。
拜登政府希望通過廣泛商定的全球最低稅率,減少這種稅基侵蝕,同時不使美國公司處于財務劣勢,從而允許它們在創新、基礎設施和其他屬性上展開競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瑞彬在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建議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并積極推進此事,仍然是出于“美國利益優先”的考慮。
“關于全球最低企業稅的討論不是今天才提出來的。而全球企業稅率長期下降的趨勢,會造成國家間的惡性競爭,同時會給跨國公司的避稅行為帶來便利,從而使得具有競爭優勢的一些少數低稅收地區經濟體從中受益,而很多國家和地區利益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和損害。
現在拜登政府在全球范圍內提出這個問題,從中我們能看出其‘美國利益優先’的考慮。拜登政府目前采取的是兩頭堵的政策,把利潤外泄的口子盡量堵上。拜登在國內通過加稅可能會損害企業的競爭力,而現在如果能在國際范圍內就最低企業稅率達成一致,那么就能促使美國公司還有其他一些海外資本實現回流美國。同時拜登也希望他的經濟振興計劃能夠得到稅收制度的支持,所以拜登政府在設計方案時,希望能夠在未來10年將2萬億美元稅收方面的收入帶回美國。”
不過王瑞彬認為,“全球最低企業稅”提議要推廣到更多的經濟體并得以落實,還面臨不少現實困難。
“目前來講七國集團內部達成一致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進而推廣到二十國集團,再進而推廣到更多的經濟體,還是面臨一些現實的困難的。因為稅收是國家主權范圍內的事情,現在國家之間或者說經濟體之間一些基本立場的分歧還是存在的。
其實,關于最低企業稅率征收方案目前要達成共識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美國的出發點就是振興國內經濟,推動跨國公司,特別是美國跨國公司的利潤能夠回流,從而增加其國內財政收入,增強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
而其他的一些國家,比方說像經合組織的一些國家,他們所期待的是弱化原有各國企業間的所得稅的主體競爭,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避稅的這種行為,這是它們的期待。
另外,現在數字經濟因素在全球稅收談判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我們所熟知的像蘋果公司、谷歌公司這些數字化的跨國企業,其利潤產生和分配之間出現了不同于以往傳統企業的現象,存在一種脫節現象。那么在這個領域里邊,其新的規則的形成還需要更進一步、廣泛的深度國際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