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經驗
理財是怎么賺錢的?理財小知識及竅門!
財理財最新消息,理財不是投機人眼中的以小博大的游戲。
很多剛開始理財/投資的朋友會問,買哪只基金會賺?看到某支基金/股票上漲,就問要不要追高?
其實,每次投資決策背后都有其道理,看行業,看政策,看未來等等多個因素的影響。
很多投資策略你也懂,甚至同一時間我們都買了同樣的基金,盈虧還是會不一樣。
每個人對虧損的容忍度不同,最后的盈利也千差萬別,因為涉及到是否補倉?何時止盈?何時止損?等等操作...
所以,在投資理財之前,一定要明確基本的3大投資原則: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
其實,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并不是盈利,而是安全。在安全的基礎上,才能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一旦血本無歸,本金都沒有了,談何盈利性呢?
之前P2P、比特幣超高回報率,吸引很多不懂理財的小白盲目進場,雖然中途盈利,但最后連本金都被“收割”(血淚教訓)。
所以,我們在理財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判定其安全性,如果安全性都有待于考究,我就勸你大可直接放棄。
次之,就是其流動性。這兩年一直說“現金為王”,說的就是資金的流動性,不能變現的資金是沒有價值的,可變現能力越強價值越高。
比如,有些樓盤/開廠子項目,資金一鎖就好幾年,中途但凡出現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就會導致血本無歸,所以還要慎重考慮。
第三,才是考慮其盈利性。畢竟理財保值是目的,增值也是錦上添花,通過理論學習和實操積累經營,實現微盈利還是比較容易的。
這三條原則其實非常容易理解,但能做到的還是少數,在正式投資理財之前就應該樹立好正確的理財觀念。
理財的核心是在已有金錢的基礎上穩妥增值。
最后,理財請務必越早越好,因為你越早理財,你就會更早的理解市場的不確定性,從而產生敬畏之意。
某種程度上,這種敬意也是一種財富。
而且,你越早理財,你投入的資金體量往往不會太高,即便產生損失,也不至于影響到正常生活(屬于花錢買經驗,也不虧)。
另外,在理財過程中留有一定量的自由資金,有利于后續采取補倉等投資操作,基金是個長期投資的理財產品,把投資周期拉長,一段時間的小波動反而是長期持有的盈利所在,賺取“睡后收入”。
另外,從復利的角度看,大家都知道,時間越長復利效果越顯著,一般在10年后,復利才會產生真正的指數型增長效益。
所以,在開始時,減少猶豫拖延,提早理財的行為,讓時間賦予的價值更有效的放大。
來源:赤狐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