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投資
土地出讓金劃轉稅務征收 有何影響
昨天出臺一個重要的大消息,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同時公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礦產資源專項收入、海域使用金、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四項政府非稅收入,全部劃轉給稅務部門負責征收。7月1日起,在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島、云南等地開展劃轉試點。
這則消息一出,小伙伴們都開始炸鍋了。紛紛跑到知識星球,齊俊杰的粉絲群里面問老齊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因為涉及到土地出讓金。所以大家更感興趣的是,他到底跟房價有怎樣的關系?老齊也看到過往上很多的解釋,這里就一一給出回復。
首先,土地出讓金,是地方政府的錢袋子,是地方收入的主要來源?,F在這塊錢劃轉為稅務征收。就意味著先要上交國家,但并不是國家拿走,而是會再發回地方使用。最終雖然還是會落在地方。但是呢。對于它的使用規范會嚴格限制。這就好比你爸爸把你的零花錢都收走了。然后告訴你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到我這來領,并且說明理由。那你想想你到底會有多難受。
其次,跟房價確實關系密切,特別是跟土地價格,因為原來地方上,為了收取更多的土地出讓金,很有動力去抬高地價,從而多收錢,甚至會跟本地的房地產開發商聯手,哄抬地價,制造地王,然后再把土地出讓金進行返還。這種情形多用于拆遷的案例當中,所以土地出讓金這塊,管理確實不嚴,有很大的缺失。房地產開發商,到底交了多少錢,也都是一筆糊涂賬。
第三,土地出讓金這塊收入,是土地財政的基石,也是房地產稅推出的巨大阻力,大家都很難割舍掉既得利益,現如今這塊全都被稅務征收,那么這筆錢也就沒那么香了,地方的自主權明顯下降。為以后的房地產稅試點,掃清了一個巨大的障礙。
第四,通常土地出讓金,占地方的收入比重相當大,有利于我們摸清家底,看地方到底有多少收入,也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
第五,一些地方政府的隱性擔保,可能將變得無以為繼,地方政府不能隨意支配土地出讓金了,那么也就意味著信用突然下降,大家要特別小心一些房地產企業的債務違約,甚至一些城投債,可能都會出現違約的情況。
這幾年隨著房價的不斷大漲,各地的土地出讓金也是越來越多,現在全國賣地越來越夸張,2020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再創歷史新高。許多城市對于賣地收入的依賴度超過100%,堪稱重要的財政支柱。甚至老齊當年去地方考察,有的官員就明確表示,我發展什么產業,就企業給我那點稅收,大部分都被國家拿走,我能留下的少之又少,那我還不如多賣幾塊地呢,所以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來說,根本就沒啥動力去發展實體經濟,做大做強產業,而是一心想著搞建設,搞開發。把土地價格弄上來,而當土地價格上來的時候,房價自然也就會跟著漲,面粉推著面包漲價。最后就形成了現在的奇葩現象,有些地方啥產業都沒有,老百姓月收入3-5千,但房價已經破了1-2萬,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原來我們分稅制改革的時候,吸取了一部分深圳經驗,覺得土地出讓金是小錢,就留給地方自行發展,但現在已經不行了,這塊錢太多了,土地出讓金占比已經達到了地方財政收入的90%,而且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社會性問題,所以必須要重新調整一下了。調整就必須先從弄清楚賬目開始。
未來會怎么樣?房價會跌嗎?這也是在知識星球齊俊杰的粉絲群里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但老齊認為,不會馬上就跌,包括土地價格,也不會很快就有反應,畢竟這個東西還有慣性,大家對于房價也有很強烈的預期,現在還有無數的人想要去買房,足以說明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房價沒那么容易掉頭向下。這個政策也不會特別敏感。但是,這個政策之后,說明離房產稅就又近了一大步,老齊覺得未來幾年,房地產稅將必然推出,之前一直強調立法先行,但現在已經明顯轉向了,要先搞試點,那么北上廣深杭這些發達城市可能成為率先的試點區域,所以房地產稅的徹底落地,可能才是樓市重要的風向標?,F在土地出讓金,被親爹收走了,監管了起來,那么你猜地方政府會不會對房產稅,又新的想法呢?如果稅率過重,比如超過2%,一定會讓房價下跌,如果稅率過輕,免征面積過大,反而會促進房價上漲,所以大家也都在觀望。不過老齊也提醒一下,最好到場外觀望,因為如果一旦房價的預期開始轉向,市場流動性也就迅速消失了,按照房地產這個體量,等到大家都想賣房的時候你就退不出來了。房產稅現在已經不再是黑天鵝了,而是一只灰犀牛,他已經迫在眉睫。